观众登记

  • 观众姓名 *

  • 手机 *

  • 电话

  • 电子邮箱 *

  • 公司名称 *

  • 部门/职位

  • 传真

  • 通信地址

  • 您参观本展览会的目的(可多选) *

    您参观本展览会的目的(可多选) *

  • 您获得本展会信息的途径 *

    您获得本展会信息的途径 *

  • 提交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展商登记

  • 客户姓名 *

  • 公司名称 *

  • 请选择 企业性质 *

    • 内资
    • 合资
    • 外资

    企业性质 *

  • 所属国家

  • 公司地址

  • 参展产品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您的称为 *

    您的称为 *

  • 公司网址

  • 手机号码 *

  • 详细说明

  • 提交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留言咨询

  • 姓名 *

  • 电话 *

  • 邮箱 *

  • 内容

  • 提交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企业发布需求

  • 企业名称 *

  • 发布时间 *

  • 地点 *

    地点 *

  • 发布内容 *

  • 企业参与人员 *

  • 联系方式 *

  • 其他需求

  • 提交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2018《BP技术展望》中国发布会

发表时间: 2018-11-02 10:39:40

作者: 上海兆畅会展有限公司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浏览:


BP今日在北京发布2018年《BP技术展望》中文版(以下简称“《展望》”)。本报告在不做政策预测的前提下,研究了到2050年科技进步对全球能源系统的潜在影响。


本报告探讨了五个BP认为技术可以起到行业颠覆性作用的领域:能源效率、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能量储存和脱碳天然气。  


2018年《BP技术展望》的核心观点包括:


尽管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在技术上可行,《展望》中的模拟方案表明,仅靠技术进步  无法满足碳减排目标的需求。《展望》指出,我们需采取进一步行动,特别是在制定相关  政策措施方面,例如为碳排放定价以及让消费者在选择上更低碳化。  


尽管很多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提高能效,但是能源效率的不断提高具备节省约40%  的一次能源消费的潜力。可实现节能的领域包括提高汽车性能、改进建筑物设计、以及改  善在烹饪和洗涤时的能源使用。 


 数字技术,包括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提高全系统效率最重要的来源。  


 到2050年,陆上风力发电将成为最经济节约的电力来源,达到电网规模的太阳能发电也将  更具竞争力。然而,当风能和太阳能的电网需求量大幅增加,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  问题所产生的整合成本也有待解决。  


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方式将继续发生重大变革,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随着蓄电池性能提高  带来的轻型负载设备电气化。液化天然气有望成为重型负载卡车和一些货船的最有竞争力  的燃料,而生物航空燃料仍然是减少航空业排放量的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长远来看,科学技术可以将油气生产的平均生命周期成本降低30%左右,但是为了满足  预计的能源需求,每年仍需要对上游油气勘探和开发投资约6000千亿美元。  


尽管提高碳定价可能有利于使用热泵以及全电动系统的混合设备来补充燃气供热,空间供  暖可能继续主要由燃气设备提供。  


脱碳气体——包括用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气体、合成气、生物气和氢气——在平衡电力  系统、加热以及重载运输部门中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BP集团副CEO拉马尔·麦凯(Lamar McKay)说:“全球能源系统的未来将由各种技术共同塑  造,了解这些技术如何发展以及支撑它们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为BP实现业务增长和规划投资提供参考。”  


BP集团首席技术官大卫·艾顿(David Eyton)说:“我们相信,2018年《BP技术展望》中强调的  研究成果可协助政策决策者和其他重要决策者考虑还需要采取哪些额外措施和行动来加速向低碳  经济转型。”  


麦凯补充说到,“通过回顾《BP 技术展望》以及我们最近发布的《BP 世界能源展望》,我们能明确清楚的看到,碳定价是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最有效的工具。”    


2018 年《BP 技术展望》着眼于三个国家和地区,即中国、欧洲和北美,其一次能源消费合计占  全世界逾 50%的比重。《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 年版)同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 23.2%和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 33.6%,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进程中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BP 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杨筱萍指出,“我们相信,积极推动能源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加快中国低碳转型的步伐,从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Top


扫码关注“畅享能源”公众号

版权所有 © 上海兆畅会展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40713号-2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